在北方大部分地区,特别是农村,以土葬独立建坟为参照,大体上讲,丧事下棺之后,礼仪性质的事项还有:兜土转圈、直返不哭、烧丧走火、主妇慰赏、升堂复吊、跪谢宾客、慰灵暖棺、圆坟祭奠等。
所谓兜土转圈,就是孝子孝孙等(其他吊丧送丧人不必)用衣襟衣角从墓地兜一把土,然后围绕墓地转一圈或转三圈。所谓直返不哭,就是孝子孝孙等,包括吊丧送丧人,从墓地径直回家,不准回头,也不准哭泣。所谓烧丧走火,就是将与逝者相关的衣物被褥用品物品等引火烧掉,孝子孝孙等从火头经过。所谓主妇慰赏,就是孝子孝孙到家门口,主妇端一盘吃食,或丸子,或肉块,或炸食,或糖果等,一人喂一个。所谓升堂复吊,就是孝子孝孙等,回到原停柩灵堂,将逝者灵位正位,磕头行礼。所谓跪谢宾客,就是执事人员带领丧主及孝子孝孙到饭食场所,对吊丧宾客磕头行礼,表示感谢。所谓慰灵暖棺,就是孝子孝孙及有关亲戚亲属等,在原停柩灵堂睡一宿,交流叙情。所谓圆坟,就是孝子孝孙孝妇孝女等,对墓地进行规整,置奠致祭。
我们重点讨论一下“复吊”,供大家参酌与评述。
1、按丧事规范文本的规定,从下葬到拜送宾客之间的丧礼程序叫“反哭”,回灵到家,宾主在原停柩厅屋升堂再拜,我们称之为“复吊”
《仪礼—既夕礼》有:“乃反哭,入,升自西阶,东面。众主人在堂下东面,北上。宾吊者升自西阶,主人拜稽颡。宾三。兄弟出,主人拜送。众主人出门,哭止。”
大致意思是说,回灵到家,主家人员归位拜伏于地,吊丧宾客行礼,礼毕,主家人员送宾出门。
《礼记—檀弓》也有:“反哭升堂,反诸其所作也。”意思是说,反哭到原停柩灵堂再奠。
在丧礼的传承过程中,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,
居民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特征也不断发展变化,规范丧礼的“反哭”逐渐消失了。在北方大部分地区,丧事活动中,不是没有“反哭”,而是要求回灵不哭。但回灵到家在原灵堂再奠即“复吊”的要求被传承了下来。之所以称之为“复吊”,是因为逝者已下葬,与原来的吊拜有所区别。
2、“复吊”主要是送丧人员,但不限于送丧人员
实际生活中,下葬当天中午或晚上还有一顿正席,宾客都在。所以,送丧人员可以“复吊”,在家没有送丧的人员也可以参加“复吊”。
一般情况下,按较为流行的礼俗要求,重要的亲戚关系人应当参加“复吊”,如逝者的姑母、姊妹、女儿婆家人或代表人,逝者配偶、母亲、儿媳妇娘家人或代表人等。感情深厚的亲朋好友和同事同僚等,也应当参加“复吊”。从根本上讲,只要吊丧人员自己愿意,都可以参加“复吊”,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礼俗限制。
按丧事程序操作,孝子孝孙回灵后,在原停柩灵堂将逝者排位照片等正位,然后归位稽颡,即跪伏于地。再然后吊丧宾客行礼。再然后,孝子孝孙等行礼。最后,大家一起出来。后面还有,宾客吃饭,孝子谢客等。